《2021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运作状况报告》Ⅲ
发表时间:2024-02-08 10:18:57  来源:常见问题   阅读次数:1    

  4月,德国咨询公司solrico 发布了2020年“世界大型平板太阳能集热器最新排行”。据榜单显示,排名前六位的都是中国制造商。他们分别是日出东方旗下Sunrain(太阳雨)和Micoe(四季沐歌)品牌;金亨出口品牌BTE(邦特尔)、海尔、力诺瑞特、桑乐和五星等太阳能品牌。

  4月, 威县首家光热+清洁能源产业外国院士工作站、太阳能光热实验室成立。据了解,道荣新能源外国院士工作站是河北省新认定的2021年首批院士创新平台之一,与乌克兰工程院杨为佑院士团队深入合作,充分的发挥院士工作站在技术指导、高品质人才引进和培养、品牌建设与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的优势,建设高层次创新平台,有效地解决道荣新能源在创新发展中的关键技术和重大难题,扎实为“光热+”清洁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学技术创新服务。

  5月,国网邢台供电公司、中广核新能源(深圳)投资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核汇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河北道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等18家能源企业代表签署了《“红襄绿能”邢台清洁能源发展智库联盟合作框架协议》,这标志着河北省首家清洁能源发展智库联盟正式成立。

  5月,由中国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热利用专业委员会、《太阳能》杂志社主办,四季沐歌集团、江苏省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学会光热专业委员会承办的“第二届太阳能中温热利用技术大会”在江苏连云港四季沐歌集团总部基地隆重举行。近200位来自全国各地可再生能源领域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家参加了会议。大会以“引领新发展,助力碳达峰,迈向碳中和”为主题,旨在通过相关专家、学者和技术精英交流学习,深入探讨国内外太阳能中温热利用最新技术在“碳达峰”、“碳中和”中的作用和贡献,践行“30·60”目标,落实履行减碳责任。

  为贯彻绿色办奥理念,国家会议中心二期项目主体部分按照绿色建筑三星级标准及美国LEED铂金级标准做建造。11月,国家会议中心二期主体部分取得“三星级绿色建筑规划设计标识”,目前正在进行LEED铂金级认证。会议中心三层屋顶花园采取可开启屋面设计,约3000平方米的玻璃采光顶可实现大尺度电动开合,增强自然通风及天然采光效果,还能启动排烟功能。让主体建筑与城市天际“共呼吸”,不仅是视觉上的享受,身临其境时更能体会“城市绿洲”的自然之美。

  同时,场馆充分的利用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共设计安装600平方米的太阳能光热系统集热器,可满足17.5吨/天的生活热水需求;主体内全空气空调系统在过渡季节可调新风比至70%,年节省电耗约31%,年节省电量可供一辆电力新能源汽车行驶5450万公里,绕地球1363圈。

  7月,河北省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研究院太阳能光热实验室获得CMA认证资格,标志着河北首家太阳能光热产品检验中心正式运行。该实验室是由河北省产品质量检验监督研究院和威县政府共同建设,属于法定第三方检验测试的机构,已具备对行业内光热产品质量检验能力,出具有效的第三方产品检验证书。

  8月,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中国建筑节能协会太阳能建筑应用专业委员会、四季沐歌集团联合发布了《四季沐歌太阳能2021低碳经济绿皮书》。这是我国“3060”双碳目标提出以来,由中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相关协会和企业一同发布的关于低碳经济的绿皮书,系统、量化的阐明了太阳能热利用的节能减排效果,具有行业前瞻性、权威性以及指导性意义。

  7月和10月,山西省住建厅分别发布第一批和第二批《山西省消防技术站关于公布2021年建筑节能产品(技术)推广名单公告》。根据名单显示,103家企业申报的建筑节能产品(技术)符合推广条件,其中,阳光博士、太阳雨、浴普、海尔、小鸭、龙光天旭、旭利来、京普、沐阳、金亨、荣事达、大阳、柿子、海澜世家等14家太阳能光热企业入选。

  住建部发文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将于2022年4月1日起实施。《规范》要求,新建、扩建和改建建筑以及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工程的建筑节能与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系统的设计、施工、验收及运行管理一定得执行该规范。其中,《规范》精确指出,新建建筑应安装太阳能系统,且常规使用的寿命应高于15年。

  《规范》提出,新建建筑群及建筑的总体规划应为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创造条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建设方案和初步设计文件应包含建筑能耗、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及建筑碳排放分析报告;施工图设计文件应明确建筑节能措施及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利用系统运营管理的技术方面的要求。此次国家将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纳入到新建建筑及建筑群的总体设计之中,对于太阳能光热行业而言可谓是再启“蓝海”。

  4月,江苏省住建厅下发《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关于推进碳达峰目标下绿色城乡建设的指导意见(苏建办〔2021〕66号)》,指出,要推动绿色建筑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深化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建筑应用。深入挖掘建筑本体、周边区域的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应用潜力,推动太阳能光热、光电、浅层地热能、空气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的综合利用,全力发展光伏瓦、光伏幕墙等建材型光伏技术在城镇建筑中一体化应用。积极推广热泵分散供暖,提高建筑电气化应用水平。到2025年,全省新增太阳能光电建筑一体化应用装机容量达500兆瓦,新增太阳能光热建筑应用面积5000万平方米,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300万平方米,可再次生产的能源替代常规建筑能源比例达到8%。

  内蒙古:全力发展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系统,推动12层以下建筑太阳能光热一体化

  4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发布《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强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发展的实施建议》。《意见》提出全力发展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系统,推动12层以下居住建筑和医院、学校、宾馆、游泳池、公共浴室等公共建筑采用太阳能光热建筑一体化技术。在城镇建筑中推广太阳能光伏分布式、一体化应用,实现就地生产和消纳。

  5月,山东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发布《山东省2021年清洁取暖建设工作方案》。《方案》提出,2021年全省城市(县城)新增清洁取暖5634.87万平方米。农村地区新增清洁取暖200.17万户,其中通道城市重点是查缺补漏,新增95.63万户;非通道城市加大建设力度,新增104.54万户。

  阜新:用3年时间光热+绿电、光热+生物质锅炉全铺开,农村散户“光热+绿电”全推广

  5月,辽宁省阜新市清洁取暖项目启动会议在嘉寓清洁能源产业基地召开。市委书记吕志成出席会议并讲话。市长周鹏举主持会议。吕志成强调,要做到用3年时间实现城区超低排放、集中供暖全覆盖,乡镇镇区集中供热、光热+绿电、光热+生物质锅炉全铺开,农村散户“光热+绿电”全推广,实现3个层面一起推,在省内乃至全国率先创建零碳示范城市。光热设备生产企业要摸清需求量,开足马力生产设备,保障农户“光热+绿电”、生物质锅炉等设备供应。

  6月,山西省大同市财政局牵头编制《大同市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实施方案》,积极对接财政部、省财政厅,并会同环保、能源、住建等有关部门,积极推动山西省2021年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项目。方案中提到在农村地区大力推广“太阳能+电辅热”,取暖费用不超过1000元/年,保障在居民可承受范围构建“企业为主、政府推动、居民可承受”的筹资模式,项目总投资预算99.2亿元。

  国家三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鼓励推广太阳能光热等技术产品

  6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国家乡村振兴局联合印发《关于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提出了加快农房和村庄建设现代化的具体实际的要求之一就是推动农村用能革新。鼓励农村使用适合当地特点和农民需求的清洁能源,推广应用太阳能光热、光伏等技术和产品,推进燃气下乡,推动村民日常照明、炊事、采暖制冷等用能绿色低碳转型。

  6月,山西省招投标公共服务平台发布《朔州市“太阳能+”、“煤改电”清洁取暖项目(投资、建设、运营)招标公告》,根据招标内容显示,朔州市平鲁区、怀仁市、山阴县、应县、右玉县2021-2023年共有“太阳能+”和“煤改电”清洁取暖项目及农村地区建筑基础保温节能措施用保温窗帘共22.74万户,其中,“太阳能+”清洁取暖4.82万户、“煤改电”约4.05万户。

  2021年一季度,面对冬春疫情考验和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东莞经济运行持续恢复,实现良好开局。根据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2021年一季度,东莞地区生产总值为2358.04亿元,同比增长20.4%,两年平均增长4.8%。其中,工业生产稳步复苏,制造业基础稳固。从产品产量看,一季度,包装专用设备、打印机、充电桩、太阳能热水器、电梯扶梯升降机、智能电视机、电工仪器仪表同比增速均超过100%,带动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53%。

  《合肥市“十四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发布,鼓励采用太阳能、空气能等供热技术

  9月,合肥市城乡建设局发布《合肥市“十四五”绿色建筑发展规划》。根据相关要求,新建居住建筑和学校、医院、宾馆、商场、酒店、养老院等有生活热水需求的新建城镇公共建筑,安装太阳能、空气能热水系统,并与建筑主体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落实太阳能热水建筑一体化应用。

  根据建筑功能特点、节约能源的效果、技术经济性和安全性以及方便使用与维护等要求,合理确定太阳能集热系统类型。同时,根据区域资源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条件,统筹各类供热制冷资源和技术,鼓励采用太阳能、空气能、浅层地热能、污水源热泵、区域能源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供热制冷技术。

  9月,山东省八部门联合印发《山东省“百乡千村”绿色能源发展行动实施方案》,方案明确,“十四五”期间,建成100个左右特色鲜明、多能互补、生态宜居的绿色能源发展标杆乡镇,1000个左右开展太阳能、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发展标杆村,打造绿色低碳、宜业宜居美丽乡村山东模式。

  4月,由海尔太阳能与国家太阳能热水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武汉)合作建成的海尔中德太阳能光热实验室揭牌仪式在青岛隆重举行。实验室是目前国内水平最高且测试流程最便捷的太阳能户外测试场。从硬件配置来看,实验室能力参照国家级检验测试中心建设,配备了目前行业内最新的检验测试仪器,能够检测平板集热器、真空管一体机等主要太阳能热水器产品,检测精准度达到国内顶配水平高。并且,实验室自动化程度高,能大大的提升实验精度。

  近年来,各太阳能公司进行多元突围。以四季沐歌为例,目前四季沐歌在江苏连云港、九州腹地洛阳、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点平台顺德、长三角城市群余姚、晋冀鲁豫四省要冲邯郸、西藏自治区首府分别建设了现代化制造基地。依托六大生产制造基地,四季沐歌构建起了完整的产业生态链,汇聚了超过10000家客户服务网络。不同基地着力点不同,连云港和洛阳主要以太阳能全产业链生产制造为主。其他则以电燃气热水器等家电类为主。

  4月,正值清华大学百年校庆之际,启迪清洁能源常务副总裁、启迪清洁能源研究院执行院长李旭光,追忆过去,展望未来,现场采访了中国太阳能热利用事业带头人、铝-氮/铝太阳选择性吸收涂层”的发明人殷志强教授。殷志强教授采访中提到,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发展开始坚持真空管与平板两条腿走路,现在可以发展我们自己的平板集热器,平板集热器抽成真空的技术路线是一个很好的发展方向。

  9月,盛拓科乔迁占地百余亩的新能源产业园,产业园布局以太阳能光热为核心,包括平板集热器、热管集热器、工程联箱、工程系统配套等同心多元化工业制造格局。同时,盛拓科在组织架构上形成了金亨、飞天、邦特尔、BISOLAR、盛拓科五大子公司的运营格局,各分公司业务分工明确,而又相互资源共存。双碳新时代下,盛拓科的全新布局更适应当下的市场环境。

  5月,沐阳新能源分别受邀请参加禹洲集团2021供方峰会和新华控股集团/华地集团2021年度供应商大会,同行业伙伴分享成果,交流经验,共谋发展,并分别荣获“优秀供应商奖”和“合作共赢奖”。近年来,从长远性考虑沐阳从代理商销售过渡到战略集采的销售模式,产品从太阳能到空气能,不断适应市场需求,演绎新一代的新能源热水解决方案。

  5月,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度山东省高端品牌新增培育企业名单》,根据名单显示,皇明、海尔、桑乐、京普、中科蓝天等289家制造业企业入选。此外,101家企业入选2021年山东省服务业高端品牌新增培育企业名单。

  6月,龙光天旭2021年建设完成的第三台高硼硅玻璃窑炉——8号窑炉点火成功!至此公司高硼硅玻璃运行窑炉达到了9座,可年产高端新材料硼硅玻璃12万吨,进一步成为国内外太阳能光热、光电应用、清洁采暖、高端玻璃日用品重要的产品和材料保障基地。

  经过两年的运行,一种被称为“双通管”的太阳能真空管供热系统由德州旭能与艾康新能源等企业的广泛推广,已在多地广泛推广并已得到认可。这种真空管因其两端开口,故被称为双通管。其外管直径为58mm,内管直径为47mm,内管最细处直径不小于16mm,大的流体通道确保了传热介质良好的通过性。由双通管形成的采暖系统可大范围的应用于学校、工厂、商用办公楼等独立采暖领域,目前已经在多地广泛应用。

  4月,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四季沐歌温暖校园工程启动暨马寨小学清洁采暖与热水项目交接仪式在贵州省丹寨县马寨小学举行。总裁李骏在活动现场正式公开宣布,马寨小学捐建清洁采暖与热水工程是四季沐歌温暖校园活动的第一站,四季沐歌集团将以每年5所学校的公益捐建为目标,为全国多所学校的师生送去清洁采暖与热水。

  6月,继5月21日6.4级大地震后,云南大理州漾濞县再次发生3.6级地震,持续的余震给当地群众带来了二次灾难,严重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地震无情人有情,太阳雨集团第一时间向灾区捐赠新一批的帐篷、食品、矿泉水等急需生活物资,解决当地群众最基本的生活问题,为漾濞灾区人民战胜自然灾害贡献一份力量。

  2021年是中国实现“双碳”目标国际承诺的新时代元年。国家相继推出了相关的政策与措施。中央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国务院《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相继出台。明确了“十四五”、“十五五”碳达峰目标,规定了开展“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节能降碳增效”、“工业领域碳达峰”、“城乡建设碳达峰”等大行动的重点任务。天津、北京等地政府已经出台有关政策法规,对大型公共建筑、高耗能工业公司提出了节能要求。可以相信在“双碳”大势下,我们将迎来一个巨大的节能市场。

  伴随着“双碳”新时代的发展机遇,也对我们太阳能光热企业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太阳能+的多能源耦合以及储能技术能否成熟,能否以系统化和智能化实现综合节能。尤其是在采暖领域是否有全新的技术突破。

  概括起来:机遇是多项碳达峰行动带来的巨大场空间,挑战是能否在碳达峰中有高质量供热的创新。

 
上一篇:“华天成杯”第17届慧聪暖通工业大会在广州举行
下一篇:投诉:太阳能热水器坏了老板找不到